一、事业单位合同制体检标准?
一般事业单位体检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和腹部彩超。一般不会进行传染性疾病的检测,除非少数特殊的机构有特殊的要求。
所以,比如存在慢性乙型肝炎,如果肝功能完全正常,一般是可以通过体检的。因为目前国家规定不允许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本身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无论是否参加体检,都需要注意定期的复查随访。
二、单位自管公房租赁合同有时间限制吗?
你好,公有住房租赁合同期限一般最长是,房屋租赁合同期限最长,是指当事人每次签订的租赁合同所约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并非指数次签订租赁合同或者数份租赁合同的总租赁期限不能超过。房屋租赁期间届满,当事人续订租房屋赁合同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
三、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
一、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额根据以下不同情况具体处理:
1、单位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按照职工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赔偿金。
2、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且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按照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
3、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需要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二、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方可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单方面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按照职工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赔偿金的标准进行补偿。
四、事业单位合同工工资待遇标准?
工资待遇标准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职位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一般由相关部门或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规定以及职工联合会协商确定。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合同工工资待遇的标准:
1. 基本工资: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要求确定,一般按月支付。
2. 绩效工资:根据个人工作表现和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按一定比例加发。
3. 工龄工资:根据工作年限和相关规定,按一定比例加发。
4. 奖金和津贴:根据个人或单位取得的业绩、荣誉等情况,按一定比例发放奖金或津贴。
5. 加班工资:根据个人加班时间和工资标准,按一定比例支付加班工资。
6. 福利待遇: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以及带薪年假、带薪病假、婚丧产假等福利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事业单位或地区的具体工资待遇标准可能有所不同,请根据实际情况参考相关部门或单位的规定。
五、事业单位合同制职工养老保险标准?
事业单位合同工养老保险缴纳比例: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其他报销缴费情况: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 。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全部由单位缴纳。
生育保险:全部由单位缴纳。
六、2021年事业单位合同工保险补偿标准?
由于职业危害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避免职业伤害。因此工伤保险对象的范围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那么事业单位工伤赔偿标准、待遇都有哪些呢?
事业单位工伤赔偿标准: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三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事业单位工伤待遇:
工伤待遇拨付:
⑴初审:根据工伤鉴定结论、因工死亡认定书审核工伤待遇,打印《青岛市工伤保险待遇核准表(一)、(二)》。
⑵用人单位及工伤职工、家属核对,核实无误后:用人单位及工伤职工、家属在《市工伤保险待遇核准表(一)、(二)》中加盖单位公章及职工或家属盖章签字,并由用人单位交回两份。
⑶处长复审:处长在《市工伤保险待遇核准表(一)、(二)》中复审。
⑷财务复核:财务处对《市工伤保险待遇核准表(一)、(二)》进行复核,并将工伤保险待遇划拨到用人单位帐号。
⑸归档:每季将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材料立卷归档。
工伤医疗待遇:
⑴各定点医院每月1-10日将上月医疗费结算单据报机关事业工伤处,每月12日机关事业工伤处将医院医疗费结算单据报送劳动保险待遇拨付处进行审批;各单位每月11-20日将上月需手工报销的医疗费结算单据报机关事业工伤处,每月22日机关事业工伤处将手工报销的医疗费结算单据报劳动保险待遇拨付处进行审批,并取回劳动保险待遇拨付处审核并盖章确认的医院医疗费结算单据;次月12日取回盖章确认的手工报销的医疗费结算单据。
⑵机关事业工伤处将结算单据录入微机并报财务处进行医疗费拨付。
⑶归档:每季将工伤医疗费原始单据审批材料立卷归档。
七、劳动合同中竞业限制的约定,单位未支付补偿金怎么办?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后,不是在职时发放,而是离职后发放,这时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律还规定竞业限制期限最长2年,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是不低于本人工资30%或当地社平工资的30%。对于劳动者离职后,单位拒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劳动者可以依法提起劳动仲裁,请求单位支付该竞业限制补偿金,如果约定的标准过低,劳动者还可以请求按法定的标准发放。需要说明的是:单位未发放竞业限制补偿金,劳动者也不能违反竞业限制。劳动者如果违反竞业限制,劳动者应承担违约责任。因为竞业限制协议作为一个协议不能因履行情形的不同,一会儿有效,一会儿无效。既然劳动者遵守竞业限制可以请求单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那么违反就应承担违约责任。
八、个人如果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给单位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者离职之后违反竞业禁止协议,新用人单位的责任区分三种情况:(一)劳动者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新用人单位如果不知道劳动者与原单位签订有竞业禁止协议的,新用人单位因无过错不应承担竞业禁止责任。(二)新用人单位若应知或明知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签有竞业禁止协议而仍然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新用人单位应当承担有关竞业禁止的连带责任。(三)劳动者因违反竞业禁止约定侵犯原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情况。这种情况新用人单位不论是否知道劳动者违反了与原单位的竞业禁止约定,都已经构成了侵权,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连带承担包括竞业禁止责任在内的侵权责任。
九、每个单位的劳动合同格式,都是国家统一标准吗?
单位的劳动合同不可能都是国家统一标准,基本是由单位自己确定选择或制定的。
格式合同的某些内容可以不填,如泥说的试用期等。合同中的工作年限要实现与公司协商,意见一致以后可以按协商的年限填写。未经协商同意,只能按公司的要求年限确定。
十、劳动合同法中用人单位收取劳动者钱财的罚款标准是多少?
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标准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